【 4 月 13 日 國際新聞重要訊息 】
[#巴西] 巴西法辦各黨貪汙 面臨政治大空窗
巴西最高法院於11日下令全面調查貪汙案,涉及政府官員多達74人,包含4位前總統與各大政黨總統候選人。許多巴西國民認為,清空這些賄賂的政黨後,素人從政的機會將大幅上升,不但有助於政治進步,還有機會振興衰退兩年的經濟。
巴西在三年前爆發國營石油公司「巴西石油」貪汙案,前總統席爾瓦和建商Odebrecht遭到收賄指控,目前扣回的款項金額高達巴西幣101億元,法院下令凍結的資產達巴西幣32億,且貪污風暴有持續擴大的跡象。(聯合新聞網:https://goo.gl/PF26s0)
[#朝鮮] 北韓戰雲起:「金日成冥誕」前的紅色警戒
在金正恩與川普彼此的文攻武嚇下,戰雲密布的朝鮮半島,局勢似乎一觸即發。根據《路透社》的前線消息,北韓政府本周已向境內200多名外籍記者發出通知,眾人回到平壤,以等待周四「當局頒布『重大消息』」。由於本周六是北韓的「太陽之日」——也就是「國父」金日成的105歲冥誕——因此外界也推測,北韓或將再次進行長程飛彈/火箭的試射,並藉慶祝之名,向步步進逼的川普與美軍再作挑釁。
《路透社》特派員表示,北韓政府僅強調「將有重大消息」,但並未透露所謂何事。在過去,北韓政府曾於2012年以「金日成100歲冥誕」為由,於12年4月13日發射銀河3號運載火箭,雖然該次試射的結果,因火箭解體、衛星墜海而宣告失敗,但同年12月,北韓也透過同型火箭,成功地將北韓首顆人造衛星「光明星3號」送上了太空。(聯合新聞網:https://goo.gl/nS2F4P)
[#中國] 一帶一路新里程 中緬油管正式開通
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緬甸總統吳廷覺,雙方在會談中表示,希望兩國在彼此核心利益的重要問題上互相支持,並宣布中緬原油管正式營運。這本次中緬領導人會晤中,雙方簽署了《中緬原油管道運輸協議》。這條全長達771公里的中緬原油管,被外界視為中國「一帶一路」戰略的重要項目。整條原油管線貫穿緬甸全境,通往中國大陸的雲南煉油廠。
這條油管總價值逾15億美元,開通後每日可從緬甸輸送26萬桶原油至雲南的煉油廠,緩解了中國大陸在能源需求上對麻六甲海峽的依賴。該油管的開通不僅代表中緬兩國能源合作往前邁進,更是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」發展的重要標誌。(Nownews:https://goo.gl/LsJHHo)
[#敘利亞] UN調查敘利亞案表決 中國棄權
美俄兩國因敘利亞事件交惡,吵得不可開交。同樣身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中國立場也備受關注。12日由美英法所提「調查敘利亞境內使用化武」案表決,中國大陸對此採棄權立場。
這項決議案旨在「擴大要求國際調查敘利亞境內最近發生的致命毒氣攻擊」,但在12日的表決中遭到俄羅斯動用否決權封殺,中國大陸則對此案採棄權的立場。由於在安理會的議案表決中,中國通常採取與俄羅斯同一立場,這次的變調,標示著中俄關係的微妙變化。(Nownews:https://goo.gl/8EX832)
[ #加拿大] 19歲最年輕和平獎得主馬拉拉 成史上第六位「加拿大榮譽公民」
巴基斯坦維權少女馬拉拉(Malala Yousafzai)今年19歲,4月12日她先從加拿大總理杜魯多(Justin Trudeau)手中接獲加拿大榮譽公民證書,然後在國會發表接近20分鐘的演說,是近年來加拿大國會最年輕的演講者。
在演說中,馬拉拉感謝加拿大堅持以「Welcome to Canada」為格言。她表示,這三個單詞對於所有身陷苦難的人來說,不只是一個口號,希望加拿大繼續堅守開放價值觀。馬拉拉稱,期望加拿大在促進女孩和難民的教育問題方面,進一步發揮國際影響力,號召全球為女孩受教育和兒童難民設立更多教育基金。(香港01:https://goo.gl/6lcG5R)